我今天讀的是:馬太福音 1:18–25
我在這段經文中注意到:
神在約瑟準備「按人理性離開」時,主動差遣天使啟示祂的計畫,這是一段從懷疑到信靠的過程。
「不要怕」是整段的轉折點,神進入人的困惑與恐懼,給出明確指引與身分。
「以馬內利」不只是預言的應驗,更是這段故事中的實際經歷,神在混亂與未來未明時與人同在。
這段經文的意思(在當時的情境中)是:
約瑟面對眼前的困難與社會壓力時,本想退後,但神親自介入他的思維與選擇,顯明這件看似難解的事,原來是神的作為,是聖靈感孕。
約瑟的「順服」並非基於一切都清楚可行,而是基於「神說了」,他就信了。
對我來說,我心中也有一個「超出能力的大夢想」,但這段經文提醒我:若這是神啟動的事,祂也會成就。祂的介入,不是要我獨自承擔,而是要我信靠、順服並參與。
我的詮釋與感動:
我不是被呼召「自己完成這一切」,而是被邀請「與神同行」完成祂已經啟動的事。我心中的夢想如果是從祂來的,就不該用「太大了、不可能」的懼怕來衡量,而是以「祂是否與我同在」來回應。祂說:「不要怕,因為這是從聖靈來的」。
我要順服:當神在我心中放下那個超過我想像、也超過我資源的夢想時,我不再用「這太大了,我做不到」來逃避,而是選擇像約瑟一樣,相信祂所說的、並照祂的話去行。
我要放下: 我心中那句反覆出現的負面語句是:「我的夢想太大了,我一個人做不到;我不確定我能完成它。」我要用神的話來取代這句話:「呼召你們的那一位是信實的,祂也必成就這事。」(帖撒羅尼迦前書 5:24)
我要開始:每天早晨10分鐘宣告真理與禱告:「這夢想不是出於我自己,而是從聖靈來的。主啊,我信祢與我同在,祢必要成就。」每週一次與屬靈同伴分享:我的夢想進展、當週的信心掙扎與突破,互相代禱與支持。每次神感動我向前行動時,在24小時內跨出一小步,哪怕只是寫下一個具體想法、發送一封鼓勵電郵、聯絡一位關鍵人物,或公開講出我的異象。
我的宣告句(Rhema 轉化):「我的夢想雖大,但我的神更大;這是祂起頭的事,祂必與我同行到底,奉主耶穌的名,阿們。」
簡短禱告:
主啊,謝謝祢不但賜下異象,也賜下信心。當我懷疑自己時,願祢的聲音勝過我的懼怕。祢對約瑟說「不要怕」,今天也對我說同樣的話。我選擇不再專注於自己的限制,而是仰望祢的信實與同在。奉耶穌基督的名,阿們。